校長的話
貴家長,您好
冬日中籠罩著和煦暖陽,嶄新的一年揭開序幕。回顧2023年,全體教職同仁創造許多斐然佳績。歷年來本校致力實踐大學社會責任,今年獲頒「國家永續發展獎」殊榮,未來持續培養莘莘學子以實踐永續為己任。此外,醫學院院長兼副校長余明隆講座教授榮獲台灣肝臟研究學會頒發2023年度特殊貢獻獎;電機系傑出講座教授翁金輅榮膺教育部終生榮譽國家講座;通訊所李志鵬特聘教授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通訊所溫朝凱教授獲2024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IEEE)會士(Fellow);電機系洪子聖講座教授榮獲2023年潘文淵文教基金會「研究傑出獎」;電機系副教授謝東佑獲得2023年中華工程教育學會「教學傑出獎」,成就深受肯定。本校年輕教師亦累積豐沛學術能量,醫科所廖子嫻教授、公事所謝旭昇副教授、中文系羅景文副教授在專業領域表現傑出,榮獲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全校師生與有榮焉。
長期以來本校深耕藝術人文領域,今年獲頒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大專組績優學校」。英國《金融時報》公布2023年全球管理學碩士排行榜,國際經營管理碩士學程(IBMBA)是全台唯一入榜學校。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現校友服務與社會責任中心)與在地設計團隊共同策展執行的「部署壽山—西子灣隧道與全民防衛展」獲得「美國繆思創意金獎(Muse Creative Awards)體驗式和沈浸式-展場設計類」項肯定;以翻轉廢棄海軍宿舍,中山旗津基地在USR團隊打磨下,從社區隱憂蛻變為創生基地,並榮獲日本優秀設計賞(Good Design Award 2023);!除此之外,位於圖資大樓10樓的西灣學院創意實踐基地榮獲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2023年「建築園冶獎」舊建築景觀營造類獎項;本獎被譽為南台灣建築奧斯卡獎,獲得此榮譽實屬不易。
本校積極將學術研究與服務落實於生活之中,文學院與國家圖書館合作,隆重推出22部重量級漢學家影音訪談紀錄,帶領閱聽者從中領略學者的學思歷程與關懷視野。海科系教授廖德裕、博士生黃文謙及新加坡研究員陳旭輝合組研究團隊,發現並命名新物種「豆眼鰭尾鯙」,獲得Science出版社撰寫新聞報導。社會學系開設「永續城鄉實作」課程,與日本京都龍谷大學政策學部進行為期一年的雙邊共課,師生移地前往日本學習,完成臺日學生永續議題的共同發表。醫學院馬雅各醫療服務團偕同學士後醫學系師生前往屏東滿州鄉進行大學社會責任(USR)實踐服務,與在地衛生所、關懷據點及教會合作,進行衛生教育服務學習,了解在地文化及落實偏鄉醫師之實踐經驗。
日前適逢本校43周年校慶,特別表彰5位傑出校友,分別為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夏復國(海資系)、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客席副教授潘天佑(電機系)、上曜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佑銘(機電系)、集智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富川(資管系)及內政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徐韶良(海資系)。上述傑出校友在社會各領域均有傑出成就,堪為中山人的典範。
身處全球化時代,本校積極發展全球化交流。本校與美國著名的明德學院(Middlebury College)結盟,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臺灣明德學校」。明德學院被譽為小長春藤聯盟學校之一,2024年春天將選送學生至本校學習,透過雙邊交流合作,強化本校學生成為更具國際視野的人才。本校主辦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聯合新生訓練,歡迎185名來自我外交友好國家的新生來台就學,8國友邦大使及各國駐台外館秘書等貴賓皆共襄盛舉。
本校長期與美國在台協會合作,檢視雙語計畫執行成果以建立雙語校園。本次申請傅爾布萊特專家計畫,邀請美國語言教育專家何瓊瑤駐校42天提供雙語政策推動相關諮詢建議與訪視。此外,師資培育中心榮獲教育部「國際史懷哲計畫」經費補助,師生團隊共同前往印尼布勞爪哇大學進行為期兩週的英語營隊,並舉辦多元主題工作坊,實踐海外教育志工服務也協助提升當地教師專業。
本校致力打造一個多元環境,鼓勵貴子弟勇敢逐夢,「讓生命在中山轉彎」,在此也邀請您與我們攜手並進。
敬祝 闔家平安、健康順心
校長 鄭英耀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