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師生深厚情誼,共創學習新契機。
非常感謝所上師生及校內老師們的肯定,我才能有幸獲得本次校級優良導師的殊榮。很高興有這機會與大家分享我對於導師輔導的想法與經驗,不足之處也希望與大家多給予指教: 在現今到處皆是AI智能化的時代,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已經變得非常多元化,善用數位化工具可以顯著提升學習效率和效能。老師不再是唯一的資訊來源。許多課程可以通過線上學習平台或視頻(如YouTube)獲取,許多問題學生可以直接從網路上找到答案。甚至,學生可以善用ChatGPT來改進論文寫作並提升英文能力,大幅減少老師需要花在修改論文上的時間,從而實現終身學習的目標。然而,網路世界充斥著大量錯誤資訊,因此在網路上分辨並學習有用知識,以及保持正確的學習態度,甚至比直接傳授知識更為重要。 教學相長,使老師能成為學生的朋友,讓學生在畢業後更容易認同母校和所屬系所。對研究生而言,在短短兩年內要完成課程、學習大量專業知識並撰寫碩士論文,一不小心可能會延長到三年,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平時學校生活節奏緊張,學生難以放鬆心情,像朋友一樣分享自己的想法。因此,我更喜歡和學生一起參加課外活動,如登山、健行、游泳、風景區旅遊等,這樣可以讓師生在無壓力的環境中拉近關係。這不僅有助於學生紓解壓力,倡導健康生活,還能提供更多機會讓學生信任老師,願意向老師表達更多想法與需求。例如,在一次離島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互相照料使得關係從師生轉變為朋友,學生們也更願意在這樣的氛圍中分享自己的故事。這樣的戶外活動也能促進同學間的友誼,創造出持久的回憶。或許學生在畢業五年後會忘記自己的碩論題目,但應該不會忘記和老師一起的戶外活動,這些經歷將成為日後校友間的“同梯回憶"。 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往往不是專業知識上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心理層面的挑戰,例如如何應對失戀情緒、在逆境中成長、抗壓以及有效管理時間和網路社群互動等。這些問題只有在學生願意分享的情況下,老師才能夠進行輔導。因此,在輕鬆的環境下,學生更能暢所欲言。此外,學習是多元化的,不僅限於專業科目。每個人的專長各有不同,當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後,學生更會主動與老師分享資訊和經驗,特別是一些新的數位化工具使用,從而提升溝通的效益。 最後,看著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參加他們的婚禮,並回到學校與我分享他們的生活點滴,是我作為老師最大的成就之一,也是我在教學工作之外另一種成就感的來源。學生的成長過程將經歷了許多階段,未來我將繼續這份堅持,讓學生在畢業後對中山懷有美好的回憶。